过3个多月的改造,地上、地下、配套美化等各项工程稳步推动,尤其是沿线一个个新建、改扩建的游园逐渐成形,成为邻近居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。
迎泽大街(春居路-晋祠路)沿线公里,依照规划,此次改造将提档晋级12处游园,现已有不少游园“拉起了结构,有了‘眉眼’”。7月25日黄昏时分,记者从酷热的街头走入迎泽大街千峰北路东北角游园,当即感觉到了清凉,公园里新移植的树木粗大健壮垂直,树冠如伞盖。此处为新建游园,此刻已有不少人在这里纳凉歇息、健步行走。一位遛弯的大爷指着周围的太原理工大学附属小学说,孙子就在这儿上学,今后接送再不用在非机动车道、便道上等了,公园里树荫下、桌椅旁,打着牌、下着棋就“完结接送使命了”。
隔街相望的三角地游园此次也晋级改造了一番。一排排新栽的树木看护在公园周边,构成一道“绿色的围墙”,阻挡了马路上的喧哗热浪。“三角”之东,新增很多石桌石凳、围树坐凳、弧形条石坐凳等,让游客进得来、坐得下、待得住;公园内,杨树、杨柳、松树、槐树遍及,树下人们跟着音乐翩然起舞,让“背靠大树好乘凉”的意境具象化;新增的五颜六色步道弯曲贯穿全园,“比水泥路、石板路好走多了,不容易滑倒!”几位老年人异口同声。
迎泽大桥西北角的文兴园虽未彻底竣工,也已敞开运用。园内最夺目的便是几棵景象松,凹凸参差、形状美丽,因为游园坐落地铁1号线出站口,出出进进乘客不断,颇有点“迎客松”的滋味。环绕松树还栽种了许多花卉,装点在绿树间,构成参差有致的景象。
华灯初上,家住文兴苑东区的齐大爷领着孙子出来遛弯。先在新建的文兴园里坐一瞬间,过马路又进了东北角的青年园,再一瞬间又逛到了东南角的芳华滨秀园,“有时还会到桥东的珠林园、墨艺苑逛一逛呢!”齐大爷说,上一年,桥头原有的4座公园都已改造晋级,体育设备、游乐设备、座椅板凳都更新了,游人显着增多,尤其是节假日,孩子特别多。现在又多了个文兴园,(迎泽大桥)桥西游园成“鼎足之势”之势,大大方便了周边市民。
市园林设计院工程师李静表明,此次迎泽大街(春居路-晋祠路)改造,路途景象设计理念与迎泽大街东段一脉相承,坚持
“化繁为简,大美至简”“还路于民,增彩固碳”的准则,依托场所四周特点,重视城市文明和回忆。到现在,有的游园已根本成形,花繁叶茂、闹中取静,有的正在建造傍边,精彩尚待揭晓。